根据教育部制定的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、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和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,幼儿教育应以促进幼儿体、智、德、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,与家庭、社区密切合作,和小学相互衔接,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,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。然而,幼儿园都是仅仅使用固定的教材的比较多。
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,这是尊重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发展规律的做法。统一幼儿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,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弹性,限制园本课程的开发,忽视儿童的现实需要,必然导致学前教育的“同质化”。
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呢?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:一是政府出台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》以后,民办幼教学校成为了幼教市场重要的角色。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,家庭作坊式幼儿园还大量存在,幼儿园规模小、条件差、师资素养不高、教学水平参差不齐,根本不具备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。二是目前幼儿教师数量不足,工作量大,一天到晚盯在教室里,就是午休时间也不敢离开,基本上没有时间进行教研活动,更谈不上开发园本课程。三是有统一使用的教材,教师比较容易把控教学,家长会认为孩子每天都在学习知识,对幼儿园感到放心。
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,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,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,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。教材不是一般的读物,是教学的方向、依据和根基,教材内容设计之优劣与使用合适与否,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形和学习效果。教材边缘化是导致教学改革乱象和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。我们国家之大、幼儿园之多、管理难度之艰是众所周知的,同一区域的幼儿园在管理、师资、教学水平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距。中小城市、农村中小规模幼儿园仅仅使用固定的教材,正是国情的体现。
值得强调的是,教学一定要有教材,一定要不拘泥于教材。以上海为例,他们按照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,贯彻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育理念,对传统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。传统的幼儿教材实行分科教学,一般分为语言、常识、计算、音乐、体育和美术六门课。在幼儿教材修订过程中,进一步淡化学科味道,将幼儿园一日生活整合为生活、运动、游戏和学习四类活动。教材修订后,孩子们将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游戏时间。以幼儿在园一天8小时来计算,生活约占4小时,运动约占1小时,游戏约占1个半小时,学习约占1小时,而这1个小时的学习也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化教学。上海的做法比较务实。
仅有统一的教材会导致“同质化”,没有统一教材很可能会一片散沙。有相对统一的教材,鼓励各幼儿园积极主动挖掘周围的各种教育资源,这更加符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,也更符合国情。(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-蒲公英评论网)